原本,我以為「男朋友‧女朋友」已經是部不太容易懂的電影,看了這部「西門町」,我發現這一部更難懂!我真的不知道這部電影到底要訴說什麼!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西門町對我來說並沒有特別的意義,跟我的成長過程也沒有任何交集的關係。但如果是這樣,那表示能看的懂的人只有台北市民和在台北市唸書的人而已!但如果連台北市民也看不懂,那就真的沒人懂了!
故事是描述、、、、、、簡單的說,就是「親戚不計較」和「鳥來伯與十三姨」的現代都市年輕國語版。
在戲院時,我總有一種打水漂的感覺,就是我覺得隨著劇情的演進,我應該會被吸進去,但每當我有個念頭覺得這個故事應該是什麼的時候,我就馬上又被彈起來,如此不斷重複。直到電影結束,我還在水面上,無法掉進去。
這種不知所以然的感覺只有台灣以前的大導演拍的片才會給人這種感覺,得了很多獎,評審也給了很高的評價,但觀眾看不懂。所以看完後我就在想:這個導演,一定是學院派。
雖然故事看不懂,但從運鏡的手法;場景畫面取的角度;不停跳畫面、跳場景的抽象式情感表達,這都像是學院派的基本工,回來上網查了一下導演,王瑋,是紐約市立大學,史坦登島學院(College of Staten Island/CUNY)電影藝術研究所畢業的。我果然猜對了,真的是個學院派的。
基本上,對一般觀眾而言,這部電影的缺點跟犀利人妻有點像,場景的轉換與主角的情緒常常都鋪的不好,所以讓人會有一小段一小段不連續的感覺;置入式行銷也一樣太過(比犀利人妻好一點!),有些畫面根本是為了拍廠商的標記,而不是劇情真的有需要。雖然這樣批評對導演不公平,因為我想導演也不願意好好的畫面變成這樣,只是迫於經費問題,只好妥協。但這樣對好不容易重新發光發熱的台灣電影發展來說,會是好事嗎?或許需要更多的思考吧~
留言列表